纪念成人继续教育改革发展40周年网络征文

北京市成人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蔡宝田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经历了40年风雨洗礼的北京成人教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中成人教育科研的发展并走向繁荣,是其重要的标志之一。经过40年的发展,北京市己初步建立了成人教育科研网络,形成了专兼结合的研究队伍,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一定价值的研究成果,发挥了成人教育科研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成人教育实践服务的功能,有力地促进和推动了北京市成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回顾北京市成人教育科学研究40年发展的历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前20年,即1978年至1998年为恢复、发展阶段;后20年,即1998年至2018年为拓展、深化阶段。

  一、前20年回眸(1978年至1998年)

  随着十年“动乱”的结朿,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成人教育也和其他各类教育一样获得了新生,随之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建立了群众性的学术团体

  1981年11月,北京市成人教育群众性的学术团体,北京成人教育学会成立,随后18个区县和部分行业也相继成立了成人教育学会或研究会。这些学术团体广泛团结热心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的人士,开展调查研究、经验交流、论文评审、理论培训等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北京市群众性的成人教育研究活动的开展,使之成为成人教育研究阵地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

  (二)成立了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的专门机构

  1986年2月,北京市成人教育科学研究所成立。这是全国首家专门研究成人教育的科研机构,其主要职责是组织、指导开展成人教育研究活动。与此同时,各区县成人教育局和部分成人高校也相继设立了研究室或配备了专职的研究人员。成人教育专门研究机构的成立,标志着我市成人教育研究工作的全面启动,为成人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开展提供了组织上的保证。

  (三)召开了全市成人教育科研工作会

  1991年3月,北京市成人教育局、成人教育学会和成人教育科学研究所联合召开了北京市成人教育科研工作会议,提出了北京市成人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五年规划,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成人教育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以及工作任务。成人教育科研工作会议的召开和科研规划的制定,为开创北京市成人教育科学研究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四)研究刊物不断丰富

  为了推广成人教育研究成果,做好信息交流和提供咨询服务,1981年北京市工农教育办公室创办了内部刊物《北京成人教育通讯》,1983年更名为《北京成人教育》,向全国公开发行。1986年北京市成人教育科研所创办《国内外成人教育信息参考资料》,介绍国内外成人教育及成人教育理论研究概况。此外,部分职工大学或成人教育学院也都办了内部刊物。这些刊物通过学术交流,既宣传和推广了成人教育研究成果又推动了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

  (五)研究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展

  初期的成人教育研究,侧重于成人教育概念、起源、地位、作用等理论问题,围绕着引进、翻译国外成人教育的研究成果和工作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的,呈现出十分活跃的状态。1986年国务院批转了原国家教委《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决定》后,使北京成人教育研究进入到一个崭新阶段。研究领域也不断扩大,从微观研究到宏观研究;从应用研究到基础理论研究;由以文化教育为主,深入到成人教育各个领域,包括职工教育、农民教育、市民教育、社会力量办学、自学考试和远距离教育等,几乎涵盖了整个成人教育学科体系。

  (六)承担国家及教育部重点研究课题

  “七五”期间,我市承担了国家重点研究项目《中国教育大辞典成人教育卷》的编纂任务;“八五”期间,承担国家重点研究项目《成人教育体系和成人教育学科建设研究》和《中国岗位培训制度研究》;

  “九五”期间,仅北京市成人教育科学研究所就承担了全国科研规划办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妇女教育研究》、《跨世纪现代企业教育制度综合改革研究》、《老年教育研究》等课题的研究任务。

  (七)对外交流不断加强

  随着我市成人教育研究的深入开展,对内对外学术交流活动日益频繁,通过京津沪成人教育研讨会、全国成人教育科研机构协作会以及编写《成人教育大辞典》和《中国成人教育理论系列专着》等一系列活动,与上海、天津、广州等省市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此外,通过参与亚洲及南太平洋成人教育总会的活动,与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成人教育机构和学者建立了联系。

  (八)取得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学术价值的科研成果

  在此期间,北京市成人教育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市成人教育机构和研究人员组织撰写和出版专着几十本。其中较有影响的有《成人教育大辞典 》、《岗位培训教程》、《成人教育学》、《国际成人教育比较研究》、《中国成人教育》等。其中《北京成人教育三十五年》、《成人教育大辞典》、《工商企业岗位培训研究》,在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学会成人教育专着评审中获一等奖。

  (九)涌现出了像关世雄这样的国际知名人士

  在此期间,北京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队伍不断壮大,涌现出了一批学术带头人,出现了像关世雄、祝军、张维等在成人教育研究领域有一定影响的人物。其中,北京市成人教育的创始人和奠基人关世雄同志,以其丰富的成人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成果受到国际成人教育同行的称道,并被授予国际成人教育名人称号,他的事迹被陈列在美国国际成人教育名人纪念馆。

  二、后20年风云(1988年至2018年)

  党的十六大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构建学习型社会,推进首都教育现代化”,这一系列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决策,为成人教育研究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

  随着文化补习和技术补习任务的结束,成人教育工作的重点发生了转移。以学习型城市建设为抓手,全面推动成人教育的发展,成为成人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成人教育研究,也随之形成了第二次发展高潮,并呈现出以下4个特点。

  (一)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研究空前繁荣

  1. 学习型城市建设研究

  党的“十六”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后,何为学习型社会?为什么建设学习型社会?怎样建设学习型社会?已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和所关注的研究领域。

  为加强研究力量,北京市相继在北京教科院和普通高等学校成立了5个研究中心;组建了北京市学习型城市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通过召开不同层次、不同专题的理论研讨会,设立指令课题、委托课题、招标课题、政府财政项目等形式推动理论研究的开展,为北京学习型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

  总体上看,北京学习型城市建设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1)一个课题

  2002年北京教科院职成所《北京学习型城市建设研究》课题组成立,并对北京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目的、意义、方法、途径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拉开了北京市学习型城市研究的序幕。其研究成果被市教育工委领导,作为在教育部2002年召开的,省部级城市主管教育领导学习十六大报告座谈会,市教育工委副书记夏强的发言提纲。发言的核心内容,在光明日报记者对夏强的专访中刊登。此研究报告也是国内最早关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整体设计方案,被市教育工委领导称之为在关键时候,用得上的科研成果。

  (2)二本书

  据不完全统计,十几年来,北京编着的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组织建设相关书籍10多部,其中较有影响的是《学习型城市与城市教育》和《建设学习型城市》。

  《学习型城市与城市教育》主编时龙、蔡宝田,首师大出版社,2005年出版。该书从学习型社会、城市发展、终身教育、城市教育、国际经验、劳动力素质、城市人口的多种角度,侧重在学习型城市与城市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以期引起人们对学习型社会的关注,推进学习型城市和城市教育的发展。

  《建设学习型城市》主编马仲良、吴晓川,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该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论述了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城市的意义和途径。总结了北京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初步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并对建立健全终身教育体系、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和各类学习型组织提出了宝贵建议。当时的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为本书提写序言。

  这两本书对北京的学习型城市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3)五个研究中心

  为推动研究活动的开展,北京市教委自2007年起,先后成立了五个研究中心。

  2007年北京市学习型城市研究中心在北京教科院成立,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利民、市教育工委主任张建民出席了学习型城市研究中心的揭牌仪式并讲话。该中心发挥市教科院等教育研究机构的优势,并吸收了高等院校和社会上更广泛的研究力量和资源,组建起一支专业研究人员和社会专家学者、教育行政管理者、实践一线工作者组成的研究队伍。

  随后几年相继成立了首都学习型组织研究与发展中心、首都学习型社会研究院、首都学习型学校促进中心、北京组织学习与城市治理创新研究中心。

  这几个中心,针对相关领域开展研究,推出一系列具有指导实践的研究成果,提升北京学习型城市建设研究的整体水平和影响力。

  (4) 一个重点研究领域

  北京的学习型城市建设是从推动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开始的,因此对相关指标体系的研究也起步较早。十几年来不断发展,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北京教科院2002年开展的《学习型城市与城市教育》研究以及2007年开展的《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城市建设发展战略研究》,都对学习型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2008年至2014年,由北京教科院吴晓川副院长主持的北京市教育科研规划重大课题《首都学习型组织建设指标体系研究》,再次对学习型城市指标体系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研究。其研究报告“学习型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研究”,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报告对北京的学习型城市建设上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模式创新进行了总结和归纳,科学地提出了学习型指标体系三阶段论。因为具有开创性,现在教育部已经在全国8个城市开展的监测试点,就是在北京监测指标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5) 三次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上发言

  原教科院职成所多次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国际会议,北京市学习型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翠珠,代表职成所应邀在第一届和第二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国际专家咨询会上发言,发言的题目是“北京学习型城市建设经验及评估实践的分析”;“北京市学习型城市指标体系的研究制定及初步应用”。第三次发言是在第二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的发言,题目是“Leveraging Indicator Systems for Learning Cities to Promote Thei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应用指标体系,促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北京还与德国、英国、韩国建立了广泛地联系,通过人员互访、联合召开研讨会和座谈会、合作开展课题研究等活动,既了解了国外最新研究动态,又介绍和宣传了北京成人教育及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现状和经验,同时也提升了北京在学习型城市建设方面的国际影响力。

  (6) 一个市政府特等奖

  2017年,教科院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张翠珠、史枫等6位同志,将近十几年来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疏理、总结、打包后,以《以评促建推进区域学习型城市建设北京模式与实践创新》为项目名称,参加北京市职成教教学成果评奖活动,被市政府评为教学成果特等奖。这既是对他们近20年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认可,也是对北京学习型城市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的认可。教科院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最大的特点是,始终做北京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研究者、实践者与推广者。此外,在聚集队伍、引领方向、整合资源、搭建平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己成为在北京有权威,在国内有地位,在国际有影响的学习型城市研究机构

  2.终身教育研究

  近20年来,北京围绕着终身教育内涵、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成人教育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之间的关系以及首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等问题,展开了较为深入持久的探讨。通过召开市内、国内、海峡两岸四地(北京、台湾、香港和澳门)乃至国际性的终身教育研讨会、报告会和专题论坛,使终身教育思想在首都广泛传播,为市政府的教育决策做了认识上、舆论上的准备。

  (1)提出了北京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

  2009年,北京教科院向市委和市政府提交了《首都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城市建设》专题报告,提出了首都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目标与任务、实施措施、项目安排与设计、实验城市建议和相关法律法规等。 例如,在任务与措施中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要进行观念、体制、制度、学校教育、企事业教育、社会教育、社区教育、互联网教育、教育投入机制、教育培训、教育教学等十二个方面的变革。

  (2)草拟了《北京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

  尽管北京还没有出台有关终身教育的地方性法规,但相关的立法研究一直在进行。2009年北京教科院职成教所,再次对此专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借鉴福建省终身教育立法的经验,基于我们对终身教育摡念的理解,经与原中央教科所成人教育专家和原北京成人教育局行政领导反复研讨后形成《北京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讨论稿),作为北京教科院《北京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中《北京成人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子课题的附件,提交市教委。

  《北京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讨论稿)共六章,三十四条款。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终身教育体系、第三章终身教育的领导与管理、第四章终身教育的实施、第五章终身教育的保障条件、第六章附则。 现己发布的福建、上海、太原等市相关条例的适用范围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之外有组织的终身教育活动。而北京当时起草的《北京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所称的终身教育是指,面向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各年龄段公民有组织的终身教育活动。这样就避免了终身教育概念本身与条例适用范围不一致的矛盾。

  (3)提出了终身学习服务体系这个术语

  2005年前后,北京学者在对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及终身学习服务平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其研究成果得到了市教委的认可和接受,并将加快建立首都终身教育体系和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写入2009年《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首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决定》中。 2008年至2014年,在吴晓川院长主持的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首都学习型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研究》中,又对终身学习服务体系进行了专题研究,就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概念及其特点、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及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构成进行了较为深入探讨。

  终身学习服务体系这个术语是北京提出的,目前在国内认可度还不高,对此方面的研究也近似空白。因此对北京理论工作者而言,要想使终身学习服务体系这个概念得到社会和政府的认可和接纳,还有许多理论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成人高等教育研究取得了新成就

  成人高等教育研究一直是北京成人教育研究的重点领域,多年来,围绕着成人高等教育基本理论、发展策略、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等方面开展研究,为成人高等教育实践提供了理性指导,在国内也有一定的影响力,特别是近年来又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成果。

  1. 组织撰写、出版《北京成人高等教育》。自2001年起,由市成人教育学会组织10所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机构和成人高校,历时八年 ,其间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八易其稿,最终于2009年完稿、出版。全书52.6万字。由贺向东统稿和撰写。这是一部反映改革开放40年来,北京成人 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着作,是对北京近半个世纪成人高等教育经验的总结。

  2.《办好百姓身边大学办学模式实践与创新》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办好百姓身边大学办学模式实践与创新》由北京8所地区性独立设置成人高校共同完成。自2006年开始,2014年结题,同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课题负责人张燕农研究员。该成果确立了地区性成人高校新时期的办学定位,主要功能和目标。该成果在实践过程中,受到了百姓的欢迎,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形成了品牌。这是迄今为止,全国首个由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获得的,国家教学成果最高奖项。

  3.涌现了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1)近年来成人高等学校的研究热情空前高涨,据统计,仅

  北京开放大学近5年来发表的论文就有350多篇。

  (2)从2012年开始,北京开放大学与美国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合作,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系列研究成果。

  (3)对最新的慕课、开放大学建设等领域进行了探索,涌现了北京开放大学殷丙山博士《慕课发展及其对开放大学的启示》等一批优秀研究成果,在学术界被广泛引用。

  (4)东城电大的姜玉莲博士,承担了2018年教育部重点课题 《基于大数据高阶思维发展诊断的精准教学干预研究》。

  一批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人,进入到北京的成人高等教育机构,不断的发挥特长,为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力保障。

  (三)普通高等院校参与成人教育研究热情高涨

  在过去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北京成人教育的研究力量主要以北京教科院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研究机构为主,普通高等学校的 巨大能量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今这种现象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学院已成为成人教育研究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像清华、北大、北师大这样知名的高等学府,参与成人教育研究,对提高北京成人教育研究的水平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1.建立相关研究机构。 近年来北京市教委先后与首师大、北师大、人大、清华合办5个成人教育研究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学习型学校促进中心”;( 2010 )

  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学习型社会研究院”;( 2011 )

  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学习型组织研究与发展中心”( 2012 )

  清华大学:“北京组织学习与城市治理创新研究中心”。(2016)

  这几个中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活动,提高了成人教育的社会影响力。

  2. 参与北京市组织的研究活动。清华、北大、北师大等校继续教育机构都是北京市成人教育学会会员单位。市学会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的秘书长就是清华大学教育培训管理处邓丽曼处长。2005年清华大学作为核心力量,参与了由市教育工委书记朱善璐牵头的关于北京学习型城市建设研究课题。2009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继续教育机构承担了《北京成人高等教育》书稿的撰写任务。继续教育资深专家,严继昌教授多次在研讨会上作专题报告,对北京的研究工作给予指导。

  3.参与市学会组织的课题立项和论文评审活动。近年来参加北京成人教育学会论文评审和课题立项的有清华、北师大、北科大、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等近20所普通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

  (四)市学会在推动群众性研究活动开展方面功不可没

  市学会始终秉承“理论研究立会”的理念,始终把群众性的研究活动作为中心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北京成人教育研究活动的开展。

  1.举办专题研讨会或论坛。十几年来,市成人教育学会基本上坚持了每年举办一次规模大、层次高的成人教育专题研讨会或论坛。学会各专业委员会,针对当前教育热点问题举办学术论坛和专题研讨会。仅在2017年北京市终身学习活动周期间,受市学会资助的专题讲座,就有200多个。2015至2017年,北京市社科联共重点资助市成教学会公益科普讲座47项,学术前沿论坛1项,学术论文集1项,资助金额11.7万元。

  2.积极开展论文评选、表彰活动。市成人教育学会,每两年组织一次成人教育科研成果评选、表彰活动。截止2018年,已经组织了七次。每次评选活动,都受到了广大成人教育工作者的欢迎,参与踊跃,投稿积极。每次评选活动,收到参评论文、调研报告,均在100篇以上。

  3.科研课题立项。为促进成人教育研究的开展,加强成人教育工作者对成人教育科学研究的参与程度,北京市成人教育学会,从2014年开始进行年度科研课题立项的申报工作,仅2014年到2017年期间,就收到199项申请立项课题,批准170项,立项率为85.4%。

  三、学习型城市建设研究中的理论创新

  建设学习型城市,是一项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创新的系统工程。正是因为有了创新,北京的学习型城市建设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呈现出丰富、健康的发展风貌。

  北京的创新体现在多方面,贯穿于全过程。既有战略方面的,也有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创新,笔者认为,北京在理论方面的创新主要有以下4点。

  (一)提出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型组织

  北京研究者提出:从理论的起源、发展、内容、概念等多角度考察,目前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型组织,一种是学习型社会视角下的学习型组织,另一种是管理理论视角下的学习型组织 。这两种学习型组织,虽然同样探讨组织的学习问题,但他们的学科属性不同,分别隶属于教育理论和管理理论,他们讨论的侧重点不同,所用的概念体系也不完全相同。正确认识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型组织,对当前正在开展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来源于2009职教论坛第11期 )

  (二)提出了学习型城市建设三阶段论

  以社会评价为基点,将社会宏观评价与教育评价方法进行融合,形成了学习型城市建设评价指标模型和框架。在借鉴国内外学习型城市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特点和经验基础上,按照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评价的基本方法,研究设计出我国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系列评估指标体系;不但大大增加了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使评测更加准确。而且还可以测评同一个对象的连续发展轨迹。(来源于《首都学习型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研究》结题汇报)

  (三)最先提出并使用终身学习服务体系这个术语

  终身学习服务体系这一概念是北京首先提出的,可定义为,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是为每个公民实现终身学习提供各种服务的组织机构要素、人力物力要素、体制机制要素,按照以学习者为中心原则和共建共享资源整合原则,系统组合而成的社会化体系。它包括为学习者服务的学习活动体系;为全民学习服务提供保障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以及为学习者提供理论指导和咨询服务的理论体系和理论工作者队伍。(来源于《建设学习型城市》)

  (四)提出了“区域性学习型组织”的新概念

  区域性学习型组织是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大力推进首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决定中提出的新概念。它指在一定行政区域内,以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理论为指导,整合区域内教育资源,建立健全区域性终身教育体系和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立各类学习型组织,促进区域全面发展的地域性组织群体。区域性学习型组织包括学习型城区、学习型街道、学习型乡镇、学习型社区等。(来源于《建设学习型城市》)

  四、今后成人继续教育研究的几个关注点

  (一)关于成人教育功能的研究

  50-60年代的扫盲,80-90年代的岗位培训和“双补”是补偿性教育。这是由当时社会发生突变,成人教育成为解决社会突出问题的主要教育类型,成人教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应该说,这个时期的成人教育是非常态下的成人教育。今后我国将进入持续稳定的发展时期,非常态下的成人教育将被常态下的成人教育所替代,关于常态下的成人教育功能的研究,定将会引起学者的高度关注。其中,为终身学习提供全程支持的功能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功能是研究的重点问题。

  (二)关于老年教育问题的研究

  据统计到202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2.5亿,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今后的形势更加严峻。我国老龄化最大的特点是底数大、速度快、准备不足、未富先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与养老形势任务需求相距甚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必将会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影响社会的安定,这就是我们当前反复强调老年教育重要性最主要的原因所在。围绕养老开展老年教育,将老年教育融入养老服务体系应是当前老年教育的当务之急,是主战场。当前老年教育正规化、学历化的倾向仍然存在,琴棋书画、唱歌跳舞还是老年教育的主要内容。不与养老结合的老年教育是不会引起社会关注的。杭州市成人教育研究室在有关《社区学习共同体》课题中提出,社区共学养老,引起民政部门、宣传部门的高度关注。老年教育如何融入养老服务体系以及共学养老问题的研究将是今后老年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三)关于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研究

  当前我国社会最大的问题是价值观扭曲,这是产生诸多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所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当前成人教育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因此理所应当地应该把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到突出、重要的位置上。

  教育部等7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学习型城市建设的7项任务,第一项就是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全社会价值共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中,提出5项重点推进计划,第一项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计划。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老年教育的重要内容,编写相关读本,设计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项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老年人学习和活动之中。遗憾的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教育,并没引起成人教育理论工作者的重视,相关方面的研究甚少,这种状况不扭转,势必会影响到成人教育功能、作用的发挥。

  (四)关于继续教育的研究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18年4月11日召开通讯会议,就会长办公会决定将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更名为中国继续教育协会事项征求意见。更名的理由是成协承担主要任务的变化需要相应地变化协会的名称,改变协会名称与协会工作内容不协调的现象。细读通知,我们发现所提出的更名理由并不充分,继续教育与成人教育的本质区别到底是什么,也没讲清,那么为什么非要更名不可,我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与丰富的成人教育实践相比,对相关理论研究不够深入,成人教育学科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面对对成人教育的种种非议,拿不出足够的理论依据给成人教育以有力的支撑。作为成人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和专职研究人员,理应在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和成人教育学科体系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遗憾的是我们的作用发挥的还不够。事实教育了我们,必须重视理论研究,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研究水平,关注国内外继续教育理论研究的动态,关注继续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要重视基础理研究,特别是基本概念的研究 否则的话,成人教育的今天,就是继续教育的明天。

 

蔡宝田:北京成人教育科学研究40年

发布时间2019-03-19
浏览量: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