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市民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 “一网通学”移动端正式上线!

发布时间2025-10-20
浏览量:50

  10月18日,在由国家老年大学、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指导,上海开放大学主办的首届上海老年学习课程展开幕式上,“一网通学”移动端平台正式上线。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的指导下,上海开放大学升级改造上海学习网,打造“一网通学”移动端学习平台。“一网通学”平台建设是上海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精神和《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等文件要求的重要举措。

8000+学习资源,

七大核心功能一键畅学

  作为上海学习网的移动端,“一网通学”平台实现了从“终身学习平台”到“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跃升,这也标志着上海终身教育服务平台从“单一资源供给”向“综合服务生态”的系统性升级。平台广泛整合优质学习资源,覆盖“科普、健康、科技、文化、艺术、生活、运动”等10类一级资源类目、45个二级类目、8000余个学习资源。突出个性化精准服务,依托推荐算法,实现“千人千面”个性化推荐,有效提高资源对接效率。平台围绕“需求触发—学习体验—互动沉淀—激励转化—服务延伸”5个环节精心设计,实现了“AI助学、课程学习、学习地图、点课许愿、学习圈、一站报名、积分兑换”等七大特色功能,并联通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学习者可一键查询学习成果档案,累积学习积分兑换学习权益,让学习成果“看得见、用得上”。据悉,10月18日,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激励兑换平台全新上线。学分银行携手各领域的知名机构,共同打造覆盖范围广、权益类型全的学习权益资源池。权益池涵盖文化消费类、生活服务类、实践体验类、学习提升类四大核心板块,着力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求。

“一网通学”平台首页

  其中“点课许愿”功能构建了需求主导型课程孵化机制。市民可首先在平台上发起课程需求点单,平台对需求进行评估并持续跟踪热门需求课程动态,吸引内容创作者(包括个人、企业等多元主体)主动接单进行课程创作。课程上线时,将在开课广场向点课学习者发送提醒。以咖啡课程点课为例,市民可在平台上表达对咖啡学习的兴趣,兴趣可以丰富多样,如咖啡拉花技艺、咖啡豆选取知识、冲泡技巧等不同需求,平台会与相关专业机构和人士等共同完成课程开发。学习者可报名参加许愿成功的线下课程,课程资源也将在“一网通学”移动端学习平台上同步上线。

  “学习圈”交流互动功能主推社群知识分享与传播。在学习圈,学习者可以发布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分享学习笔记、选课攻略,撰写真实的课程体验;同时也可展示学习团队的精彩成果,包括合唱团的演出视频、书画作品的创作过程、手工制作的技艺分享等。在学习圈,每个学习者既是知识的接收者,也是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学习圈”功能不仅为终身学习注入了更多活力和创新元素,也展现了数字化时代终身教育模式变革的新方向。

  此外,“一网通学”提供一站式报名服务,让学习者能够便捷地获取各类学习资源、参加学习活动。AI助学为学习者提供全程伴学服务,运用AI技术构建学习画像,根据学习者的兴趣特点和学习轨迹,精准推送适合的课程内容。

“学习地图”嵌入15分钟社区生活圈,

推动无边界学习

  更新的“学习地图”依托终身教育四级网络体系,整合了6000多个学习点位信息,为市民就近学习提供最大的便利。比如在社区学习圈,入圈的商铺不仅仅是消费场所,也是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和社区文化的载体。社区银行网点开设金融素养课程,让居民在办理业务的同时学习理财知识;路边咖啡店提供手工咖啡制作课程,让品咖啡成为文化交流的载体;社区药房开展健康管理课程,将专业的医药知识传播给社区居民。市民通过“探店变探课”方式,在课程学习和活动参与的同时积存学习积分,兑换生活圈权益,形成了学习促进消费、消费反哺学习的良性循环,实现学习成果价值最大化。

沉浸体验,

打造“永不落幕的线上老年学习课程展”

  在本届老年学习课程展中,平台开通了网上门票预约、线上展览、活动预约、展会直播、展会新闻、参展指南等功能,实现“展前预热、展中互动、展后留存”全周期覆盖,提供从信息获取、课程体验到权益兑换的一站式服务,让市民足不出户即可参加课程展。

  线下老年学习课程展结束后,课程展征集到的老年教育优质课程将继续在平台展示,不断汇聚高品质的老年教育优质课程,让老年教育精彩课程触手可及,打造“永不落幕的线上老年学习课程展”。

微信扫码直接进入“一网通学”体验学习

  未来,“一网通学”平台将深度链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与学习圈,串联政府部门、教育机构、企业、社区等多方主体,聚焦市民日常高频生活场景,精心规划“学习地图生活圈学习触点”,构建“随处可学”的便捷学习网络,努力将平台建设成为上海终身学习的主阵地和学习型城市建设成果展示的大舞台。

 

来源:上海开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