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北京市教委

2020.2.23

 

一、北京率先在全国提出建立终身学习制度和学习化社会的城市

一是1999年市委市政府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了“率先基本实现以建立终身学习制度和进入学习化社会为主要标志的教育现代化目标。”

二是2007年北京市召开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会议,颁布了《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首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决定》。这是市委市政府对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的一次总部署、总提速,创建工作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三是2016年北京市教委联合十四个委办局印发了《北京市建设学习型城市行动计划(2016-2020年)》,推出了“十大工程”,进一步提升北京市学习型城市建设水平。

    二、主要经验做法及成效

一是开展学习型城市先进区及示范区的创建工作。目前,全市16个区全部通过先进区的认定,西城区等7个区通过示范区的认定。先进区和示范区的创建,大力推进了学习型街道、乡镇、社区和学习型家庭等持续建设,同时充分发挥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服务社会治理的功能,促进教育更加开放。将学习型城区建设与推进区域治理特别是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结合。各区在学习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各有特色,比如西城区在街道建立了社区教育学校,同时还充分发挥区域内职业高中的专业优势为社区区民和驻区单位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并为市民注册学习卡,将其学习成果进行积累兑换;怀柔区将示范区建设与“两城一都”(科学城、影城、会都)建设相结合,并纳入政府绩效百分制考评,整体提升了市民素质和区域的管理水平;大兴区将示范区建设与新机场建设相结合,以教育培训带动劳动就业和创业,既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和运营培养了亟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又对机场占地拆迁农民进行了相应的转岗再就业培训。

二是终身学习服务基地建设。北京市是全国教育、文化、科技、体育资源最为丰富的城市,通过基地建设为市民、在职职工、新型职业农民提供了学习、体验、创新、交流的平台,目前共建立了首都市民终身学习示范基地99个、北京市职工继续教育基地48个、北京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62个。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国子监等著名的社会文化资源均加入基地名单,并收到多方面积极反响。各个基地通过定期举办市民大讲堂、市民剧场、终身学习学习活动周、市民艺术节等系列活动,深入社区、企业、学校,吸引广大居民、多方群团积极参加,充分营造了全面参与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市民提供了学习、体验、创新、交流的平台,成为构建首都市民“终身学习圈”的重要基础。

三是完善老年教育服务体系。2018年底北京全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约349.1万,占户籍人口的25.4%,老龄化程度居全国第二位。为加快发展全市老年教育事业,扩大老年教育供给,完善终身教育体系,2019年市教委联合15个委办局联合印发了《北京市关于加快发展老年教育的实施意见》,提出未来3-5年的目标任务:全市将培育100个市级老年学习示范校,建成3-5所市级养老服务人才培训院校,以各种形式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40%左右。2019年我市依托北京开放大学设立了北京老年开放大学,各区将依托各区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成人教育中心)建立区域老年大学;各街乡将依托街(乡镇)、居(村)社区教育机构建立老年学校、老年学习点,创造条件吸引各类社会资源进驻社区,切实把老年教育办到家门口,为老年人提供就近、便捷的教育服务。目前市教委、市民政局、市人力社保局联合为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北京劲松职业高中,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等3所学校加挂了北京养老服务人才培训院校,加大对我市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

四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我市在全国率先构建了专题培训、专门培养、系统培育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创新形成“半农半读、农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探索了一条新型职业农民系统化培养新路径,提升了农民学历水平和职业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支撑。目前,全市每年举办的农民中等学历教育的办学规模稳定在1万人,其中文艺中专班,受到学员的广泛欢迎,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每年举办的农民培训达到15万人次。全市共有882名来自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学员,参加了家庭农场经营与管理、农民合作社运营与管理、现代农业技术、休闲农庄经营与管理、农产品流通与管理、设施农业与装备、农业装备应用技术、村务管理等8个专业学习,他们毕业后成为农民致富的“领头雁”、科技兴农的“接力棒”、构建和谐新农村的“生力军”。

五是开展家庭教育与家风建设。北京市教委自2017年起专门设立了“北京市家庭教育与家风建设”项目,搭建了“伴随成长”家庭教育服务平台,连续三年每年向全市50万0~18岁孩子家庭按照周龄、学段推送精准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并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建立了137所家庭教育与家风建设基地校,每年举办20场专家咨询指导讲座,近万个家庭受益。同时各区也积极推动具有区域特色的家庭教育与家风建设项目的落地,比如,顺义区探索建立了家校社合作联动机制,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庭学校密切配合,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开发了《教子有方家长教育系列教材》,建设了一万多个在线家庭教育资源;搭建了顺义学习网家长教育子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数字化学习与沟通交流平台;开展了家长教育大讲堂、家长教育沙龙以及家教名师校园行活动,全区百所学校、万名教师、十万学生、数十万家长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成长受益。

六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19年我市发挥职成院校特色专业群优势,立足属地、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定位,面向行业企业在职职工、部队现役与退役军人、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中小学生科技实践培训、党政干部形势与政策培训、职教师资培训、社区教育培训、考工考级培训开展了各级各类培训102万人次。比如,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1000多家企业每年的安全生产管理员、企业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员、注册安全工程师等人员的初次培训及继续教育培训。

七是探索学习型城市建设水平监测。2001年北京市就开展了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区县的评估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基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评估实践,北京市2010年在全国率先编制了学习型城市监测指标体系,并对全市及市辖的部分区进行了学习型城市试监测;2015年北京市应邀在第二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上进行了经验分享;2017-2019年,北京市积极参与了《全国学习型城市建设监测指导性指标体系(试行)》的制定,并入选全国首批试监测城市,2019年北京在全市16个区开展了学习型城区建设监测,监测工作将开启首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新常态。

八是开展国际交流分享北京经验。2013年北京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中国教育部合作举办了首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并发布了《建设学习型城市:北京宣言》。北京市市长在大会上分享了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北京经验;2015年市政府组团赴墨西哥城参加第二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作为中国唯一获奖城市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首批国际学习型城市奖章,并获准为首批国际学习型城市联盟城市成员;2017年市政府委派市教委组团赴爱尔兰科克市参加第三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陈吉宁市长作为联盟城市市长给大会寄语“学习型城市建设将助力北京建成天蓝水清森林环绕的生态城市及世界超大城市治理典范”。

    三、未来思路与展望

(一)加快推进终身教育立法建设

经过近二十年发展,北京学习型城市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的问题也更为复杂,要构建服务全体市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离不开专门法律的支撑。未来一个时期北京市将组成由市人大、市司法局、市教委等有关部门参与的专门工作团队,共同开展“北京市终身学习促进条例”的立法调研,加快制定和出台《北京市终身学习促进条例》,明确界定在推进终身教育过程中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教育机构与学习者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将学习型城市建设纳入法制轨道。

(二)发挥部门协同,提供全方位终身学习服务

教育部门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牵头部门,但学习型城市建设取得的成果与各部门协同息息相关。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服务全民意味着需要教育、文化、科技、卫健、体育、环保等部门的协同共建。因此,要加大跨部门的工作机制建设,推进统筹协调,促进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事业发展,将终身学习理念和实践延伸至大教育范畴,破除教育领域内外的机制壁垒;加强资源整合力度,避免重复建设,合力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三)深化学习型城市建设,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北京通过开展学习型城市建设,已为市民素质提升和全民终身学习的推进奠定深厚基础。北京市是全国最早在学习型城市创建中提出“依学治理”理念的城市。未来我们将结合当前“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延伸的治理改革,继续将教育培训下沉到社区,利用深入到社区毛细血管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以社区教育为载体,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着力打造基层党建引领的学习共同体,丰富道德法治、生态环境、卫生健康、家庭教育、城市管理等领域的教育内容,持续提升市民素质,提升各级各类组织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运用新技术,创新全民终身学习体系

信息社会出现了知识大爆炸的现象,知识的生产、传播方式已经出现了革命性的变革,特别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推动人类社会迎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尤其在线教育的发展将使教育变得更加开放,将优化和革新教育生态,有力推动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设发展。北京作为中国发达城市的代表,将进一步发挥互联网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努力构建以人为本、人机协同、统筹发展、合乎伦理的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体系。构建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终身学习体系。

 

北京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0-07-12
浏览量:50